手拿布袋,从此有了“布袋和尚”

04-16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那一天,契此肩扛一根禅杖,杖头挑着那只与他形影不离的布袋,照旧登上岳林庄后面的山梁,到山林中巡视。他在山中转了一大圈之后,一边坐在高高的土坡上小憩,一边欣赏着山海之间美妙的风光。

山坡上,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一阵清风吹来了,林涛阵阵,绿浪翻滚如海潮;风止了,林木静伫,化成连天碧玉。山脚下,块块稻田连绵不绝,层层叠叠,储满了清水,反射着晶莹的波光。天上丽日,照临大地而无心;地上水田,映现天象而无意——任你风云变幻,日月交替,我自湛然不动,不动湛然。大海边,洪波涌起,潮起潮又落;浪花纷飞,卷起千堆雪。

 

潮来潮去潮有信,浪花绽放却无常。

禅心澄静阅美景,山海无语话沧桑。

 

忽然,契此看到岳林庄外的大道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而渡口上,更是人头攒动,汇集成群。这许多人扶老携幼,大包小囊,急急匆匆,慌慌张张,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赶紧回到岳林庄,委派一个伶俐的小和尚去打听了一番。原来,那些人都是从越州(今绍兴)逃难而来的,据说黄巢的大军就要杀到越州城了,人们为了躲避战乱,急忙弃家逃亡。

唐朝末年,政治败坏,官吏昏庸,军阀残暴,民不聊生。于是,各地饥饿的民众纷纷起义。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濮州(今山东鄄城县)王仙芝于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在长垣(今河南长垣县)拉起的义军。第二年,他又得到了冤句(今山东菏泽)落第秀才黄巢的响应,更是如虎添翼,官兵望风披靡。义军横行长江之北,如入无人之境。越三年,王仙芝在黄梅战死,黄巢成为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锋芒直指富庶的江南。他先是派大将曹雄师进攻湖州,又亲自率领大军扑向浙东,攻击越州。

于是,越州百姓望风而逃,一部分人流落到了东南沿海。岳林庄所在的裘村渡口,成了他们渡过海湾继续南下的必经之地。

这一年,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

天下动乱,处境最为悲惨的,就是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难民。从那天起,契此吩咐岳林庄的小和尚们多蒸干粮,然后装入他的那只布袋,背到路口,发给过往的难民。这些外地人不知道契此的法号,只认得那只能救饥活命的布袋,所以都称契此为“布袋和尚”。

从此,“布袋和尚”的称谓,渐渐取代了他的法号,成了他最常用的称呼。

 

那天一大早,布袋和尚契此又来到渡口查看当日的流民情况。他看到路边围着一群人,正在讨价还价买卖什么。他分开众人,赫然看到了一个头上插着草标的小姑娘!这是在买卖人口!这个七八岁的女孩,要被当作物件出售了!

布袋和尚觉得这个小姑娘有些眼熟,赶紧走了过去。那个正在默默流泪的小姑娘也看到了他,像是溺水之人忽然发现了一根稻草,扑通一下跪了下来,哭着喊叫道:“布袋和尚,快救救我吧!”

布袋和尚认出来了,这是他昨日救济过的一个小女孩。他刚刚要去搀扶女孩,一个中年汉子一把将她揪了起来,像是牵拽牲口一样拉着她向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走去。女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苦苦哀求:“爹,我再也不说饿了,你别卖我啦!爹呀,求求你,哪怕饿死,我也要和你们在一起……”

一旁的人们不忍观看,无不扭头叹息。一阵揪心的酸楚从布袋和尚胸中涌了起来,他也不管僧人不能用肢体接触异性的规矩,上前抱住女孩,将她从中年汉子手里夺了下来。中年汉子一愣,说:“和尚,你抢我的女儿干什么?”

布袋和尚鄙夷地哼了一声,说:“你还知道她是你的女儿?那你为什么还要卖她?”

中年汉子脸色涨得通红,没有吭声。布袋和尚继续逼问道:“把自己的亲骨肉当成小猫、小狗买卖,你还算人吗?”

中年汉子长叹一声,蹲在了地上。

那个花枝招展的女人见状走上前来,说:“大肚子和尚,你不在庙里念经,拉扯人家的小妹子干什么?”

布袋和尚后退半步,避开她身上浓浓的脂粉气,然后问道:“你是谁?总不会是她的娘吧?”

女人嘻嘻一笑说:“我若是她的娘,你是不是她的爹?”

布袋和尚毕竟只有二十一二岁,被她说了个大红脸。那女人继续说道:“我虽然不是她的娘,今后就是她的妈妈了——她爹已经将她卖给我了。和尚,这个小女孩还是一个生瓜。生瓜蛋子没滋没味,不好吃。你若是想女人,我给你找一个长熟了的。”

布袋和尚何曾见过这般毫无廉耻的女人,不知如何应付是好。这时,有人悄悄告诉他,这个女人是明州妓院里的老鸨,专门趁流民们走投无路之时,贱价买来他们无力抚养的小女儿,养大之后再让她们接客……

布袋和尚仍然耐着性子说:“你也是女人,应该明白女人的苦处,为什么反而要趁火打劫,拆散人家的亲骨肉呢?这如果是你的亲女儿,你肯……”

那女人上前一步,打断他的话:“你这和尚,好不通事理!人家的女儿愿意卖,而我愿意买,双方情愿,碍你屁事?难怪你的肚子这么大呢,敢情都是吃饱了撑的!”

布袋和尚知道这种女人不可理喻,便对女孩的父亲说:“你明明知道她是干什么的,为何还要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那个汉子低声咕哝道:“若不是走投无路,谁愿意把孩子往那种地方送?可是,眼下兵荒马乱的,她跟着我逃难,还不得活活饿死?跟着别人,不管好歹,总还能捡一条命。”

布袋和尚说:“那也不能把孩子往那个脏地方推!你既然不愿意养活这个孩子,我把她送到尼姑庵里去。”

那个女人说:“和尚,你是成心和老娘捣乱吧!告诉你,她爹已经收了我的银子,这人就已经是我的啦!你若再管闲事,小心我到官府里告你强抢人口!”

布袋和尚将询问的目光转向那中年男子。他却刻意回避,不肯抬头,也不吭声。布袋和尚从未见过这样狠心的爹,不由得踢了他一脚,说道:“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你怎么比虎狼还残忍?你的心是肉长的吗?”

没想到,那中年汉子像打闷雷一样,双手捂着脸呜呜痛哭起来。他一边失声哭泣,一边歇斯底里地倾诉道:“我不是人!我蛇蝎心肠!你们都可以讽刺我、挖苦我、打我、骂我。可是,我愿意背井离乡地逃难?我愿意舍弃自己的亲骨肉?还不都是被战乱逼的!你们站在岸上,如何知道我们这些难民水深火热的滋味?等那些杀人如麻的流寇到了你们这里,再加上无恶不作的官兵、烧杀奸抢的土匪,你们就明白了我的处境!呜呜……”

布袋和尚倏然而惊。确实,烽烟四起,天下大乱,怎么能责怪一个苦难深重的小民道德沦丧呢?围观的人悄声说:“那你也不该卖亲生女儿啊!”

汉子道:“我倒是很想把我自己卖掉,可是,谁买一个大老爷们呢?你们谁若是买我,我就不卖女儿了!”

人们面面相觑,都不吭声了。

汉子继续说:“我还有一个吃奶的孩子,我们一家总得活下去吧?”一个五尺高的汉子,“扑通”一下跪在了大家面前,泪流满面地说道:“你们都是好心的大老爷,请你们给我指一条活路吧!”

众人唏嘘不已,却也只能陪着流泪,毫无办法。布袋和尚想了想,将汉子搀了起来,说道:“你把卖孩子的钱还给她,你们一家跟我到岳林庄里去。只要我们有一口饭吃,就饿不着你们。”

布袋和尚将中年汉子一家四口领回了岳林庄,却也领回了没完没了、无尽无休的麻烦——逃难的人们听说岳林庄的布袋和尚收留难民,便蜂拥而至。上百个难民,差点把田庄的大门推倒,围墙挤塌!

小小的岳林庄,如何能容得下如此众多的流民?就算容得下,又怎能使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填饱肚子、安居乐业?总不能都剃了光头当和尚、尼姑吧?就算当和尚,也得有饭吃啊!布袋和尚的肚皮虽然宽大,却不能耕种出粮食。所以,整天乐呵呵的他也尝到了发愁的滋味。

傍晚,布袋和尚慢慢悠悠地从岳林庄走了出来。他一边漫步,一边思考着如何安置那些难民。不知不觉地,他走到了庄前的海边上。

夕阳洒金,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似乎漂荡着一层金粉。若是能从大海里捞出一些金子就好了,这样,那些可怜的流民就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大海里捞金?

布袋和尚忽然被自己近似于幻想的思维惊住了,因为他真的要向大海要金子了!

原来,岳林庄前面的海湾十分平坦,经常被大潮侵入,海湾边上的塘田一直无法正常耕种,所以早已经废弃了。他由大海捞金联想到了筑堤造田——在海湾里筑起一道长堤,阻挡海水的侵蚀,这样就能把堤内废弃的塘田改造成能保丰收的良田。

布袋和尚虽然年轻,但他是大彻大悟的人,慧眼通天,所以他感到这个方法切实可行。当夜,他找到裘村的那些乡绅,与他们协商拦海筑堤的事情。

裘村民众一向对这个整天笑眯眯、乐呵呵的大肚子庄主很有好感,再加上围海造田是造福乡里的好事,是安顿难民的善举,因此,村民们都积极响应。于是,布袋和尚带领着那些难民与当地的村民,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开始了筑塘修堤。

浙江沿海,潮害频发,所以修海塘自古以来就是沿海人民最为重要的大事。那些有经验的老塘工都知道,修海塘、筑海堤,首先要打木桩,取走松软的海泥,抛下大量磐石做基础,然后在迎波面砌上石料,才能经得住狂浪大潮的冲刷拍击。然而,布袋和尚没有如此雄厚的财力,就把这些费力、费工,更耗费钱财的工序全都省略了,他指挥着人们直接用沙子来修筑海堤。

这松散的沙子,能经受得住狂潮、台风、巨浪的冲击?

布袋和尚拍拍自己的大肚子,对心存疑虑的人们说道:“你们放宽心,风浪来了,有我的大肚皮挡着呢。”

当地人都知道,这个看起来有些邋遢的胖和尚很是有些道行,不但料事如神,而且他做出的一些事情,事前往往看似超出常理,事后却又感到合情合理。所以,人们不禁暗中猜测:以沙堤挡风浪,莫非布袋和尚有什么奇特的法术不成?于是,人们就悄悄留心着他的一举一动。经过几天的观察,人们发现,每天收工之后,布袋和尚总要独自到几里之外的横江口,用他那只布袋装回满满一袋子东西,然后趁着夜色在新筑的堤岸上边走边撒,嘴里还念叨着谁也听不懂的咒语:

 

那谟 婆誐缚帝 舍 吉也 母那曳 怛他 誐多野……[1]

 

有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十分好奇,他们等布袋和尚走后,赶紧到大堤查看,然而他们发现,布袋和尚撒下的不过是黄沙而已。

不晓得什么缘故,布袋和尚撒过黄沙的新堤,就会变得坚硬似铁,用镐头刨上去,也只能刨出一个小白点。这条异常牢固的沙堤,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一千多年来,天文大潮冲击,长年累月海浪冲刷,台风卷起狂涛拍打,始终无法撼动这项古老的水利工程。

黄沙一抔湮海水,化作长龙锁波涛。

沙堤建好之后,挡住了海浪,潮水不再侵入,布袋和尚便马不停蹄,立刻带领人们平整堤内的土地,把这片荒芜了多年的地方修成平平展展的稻田。人们看到,北侧有一个高高的土丘,南边是一个低洼的水潭。挖平土丘,填入水潭,就能多整理出几亩土地。大家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土地的重要,所以未等布袋和尚吩咐,大家自发行动,开始挖掘土丘,填埋水潭。

布袋和尚的慈悲誓愿筑成了五十丈沙堤,围住了大片海滩,改造出了一百多亩排灌便利的良田。然而,他能改天换地,却无力制止大唐帝国内的连年混战。

黄巢的起义军早已远离了两浙[2],但战火却一直没有平息——外敌不打自己打。浙东观察使刘汉宏一直想吞并浙西,不断寻衅,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八月,双方大军在钱塘江之畔展开激战。长达四年的拉锯战序幕从此拉开……

从杭州到越州,本来是浙江最为富庶的地区,而此时,因战事波及,村落变成一片焦土,城镇化为残垣断壁,人们纷纷外逃,土地荒芜,十室九空。东部沿海远离战场,相对安全,所以这里积聚了大量躲避战乱的人们。

人多地少,粮食严重匮乏,吃饭成了大问题,每天都有饥民活活饿死。

布袋和尚悲天悯人,为饥民的出路而心急火燎。近几年,岳林庄的收成几乎没有上交过岳林寺,全都用来接济了难民,他也多次外出化缘,以解流民的燃眉之急,但这些办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若想使这些逃难的人们真正安顿下来,唯有土地;若想生长出更多的粮食,唯有土地!

可是,到哪里去寻找大片的土地?

岳林庄通向小海湾的岸边,有一列蜿蜒起伏的大山。它莽莽苍苍,雄浑生动,好像一条奔向大海的苍龙,正在仰天长啸。因此,当地人都叫它“啸天龙山”。

布袋和尚爬上啸天龙山之巅,久久伫立在峰顶,向前方凝望着。山势逶迤,海岸蜿蜒,山脚下的浅浅海湾,大潮退后的滩涂,裸露着烂泥、草墩。几小块零星的田地,可怜巴巴地萎缩在岸边,田埂被潮水冲得扭扭歪歪、七零八落,一幅十年九荒的惨败模样。他再举目远望,辽阔大海浩浩荡荡、波涛滚滚,水天一色,无边无际。

 

海到天边天是岸,山登绝顶人为峰。

 

布袋和尚人在绝顶,眼望天边,心中的豪情油然而生!他决心开展一场更为轰轰烈烈的围海造田运动,向荒芜的滩涂要土地,向东海龙王“借粮食”。

因为有前期修筑海堤的成功先例,所以附近十多个村落的人们以及大批难民都很信服布袋和尚。他的禅杖所指,人们立刻浩浩荡荡地奔赴治海防潮、围滩造田的筑堤工地。

三年辛苦不寻常。人们在布袋和尚的指挥下,咬紧牙关,苦干三年,终于在啸天龙山脚下造出了两千五百亩稻田。

这项伟大的古代治海工程,其功效一直发挥到了明朝中叶,造福乡里长达五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