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为何是对皇帝的敬称
04-16Ctrl+D 收藏本站
“陛下”是臣子对皇帝的敬称。“陛”是自低升高的台阶,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说文解字》:“陛,升高阶也。”我国的古代建筑都建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之上,所以必定要有台阶,要进入堂屋必定要“升阶”,一级一级台阶登上去,所谓“登堂”才能“入室”,所以有“升堂”之称。普通的台阶就叫“阶”,帝王宫殿的台阶才叫“陛”。旧制,“天子之陛九级”。陛上面的空地用朱砂涂成红色,叫作丹墀(chí)。
陛下两侧有执兵器的武士随时戒备。据蔡邕《独断》的解释:“陛下者,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百官奏事,不敢直接对天子说话,要呼叫在陛下的侍卫替自己转达。《吕氏春秋·制乐》:“臣请伏于陛下以伺候之。”臣子和皇帝之间隔了九级台阶,得用多大声说话皇帝才能听见啊!
“陛下”也是外国使节所能接近皇帝的最近距离。《战国策·燕策》载:“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能刺秦王是因为秦王特许他“升阶纳陛”,来到自己跟前的缘故。
由“陛下”一词又引申出“陛见”,表示臣子拜见皇帝。
“殿下”本来和“陛下”的意思一样,都用作对皇帝的敬称,但后来“陛下”一词专用于皇帝,“殿下”一词就慢慢降级使用了。汉魏以后,对诸侯王、太子、诸王称“殿下”,唐代以后对皇太后、皇后亦称“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