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帮助活用素材的知识生产技巧

04-13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到上一章为止,我都在说明工作或私人生活中记笔记或贴资料的“记录信息的方法”。在接下来的这一章节,我将介绍如何具体利用写得满满的笔记来生产知识。

如果用我讲到现在的方法记笔记的话,所有信息都混杂在一起,笔记内容大概会变得杂乱无章,包括如下内容。

·剪下的用于工作的想法记录和资料

·反映了生活轨迹的行动记录和写在纸上的内容

·随意写下或贴上的额外信息

将这些内容塞满一本笔记,笔记本的厚度就变成了原来的两倍左右。

你可能因为想记住某经济类报纸的标志,就把它剪下来贴到笔记本上,在它右边记着重要的商谈记录,在它下面贴着某本书的腰封。

这些笔记乍一看毫无章法,但如果按时间顺序来排,就会发现其实用性。你可以从后往前翻,不断追忆你写过的笔记、收集的信息、自己的行动、阅读过的书等,这些全在你的笔记本上写得清清楚楚。所以,需要查阅信息时,有了“那次商谈是在上上个周末左右”之类的线索,就可以很快找到记录。

但如果只是为了参考信息,用电脑或者手机来做不是更加快吗?此外,虽说可以在笔记本中找到半年前的会议内容,但这未必能帮你在当下的会议上提出优良方案。

所以说,笔记不只是用来查阅信息的,我们还希望将它与工作成果相结合。本章将要介绍的,正是能帮助你做到这一点的方法。

乍听到“知识生产”一词,你会感觉这是一件很难的事,但不必多虑。如前文所说,只要将工作中的信息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这些反映生活轨迹的内容从头到尾全部写入笔记,自然会促进新信息的孕育。

你对自身经历和考虑过的问题的记录,会渐渐与知识生产发生联系。换言之,笔记与剪报,和知识生产活动是相关的。

创意是对既有信息的重组

你在思考创意的时候,请先记住这样一个前提: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这是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James Webb Young)撰写的《创意的生成》(A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Ideas)一书中的名句。

创意指的并不是创造一个全新的事物。为了印证这句话,请试想下你身边的一些发明:汽车是由车轮和引擎装置组合而成的,拥有照相功能的手机是将电话和相机组合而成的。

如今畅销的漫画和备受好评的电影中,有不少以神话、《圣经》以及古典名著为背景,这种因创新组合而成功的例子很常见。

可以说,创意意味着与既有之物再次相遇,包括如下情况。

·尝试对既有事物进行出人意料的组合

·将既有事物用于意料之外的地方

·在意外的情况下活用既有事物

创意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孕育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出人意料,什么内容都可以。如果是在圆珠笔后面装上挖耳勺,或是用面包夹咸菜,也只会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已。你要达到的效果,是让人们感到“原来还有这招啊”“这样做的话比想象中方便啊”“比预想中要好吃”,从而感动人们。

那么,该怎样才能发现那些“出人意料却又可行的新组合”呢?

吸收先于运用

我将《创意的生成》一书中提到的获取创意的过程,以我自己的方法整合成以下 5 个步骤。

步骤 1:收集——积累常识与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

步骤 2:咀嚼——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

步骤 3:发酵——脱离课题,在潜意识层面思考

步骤 4:顿悟——创意的诞生,突然之间惊呼“明白了!”“找到了!”

步骤 5:具体化——将创意化为成果

假设我们是某资讯类杂志的编辑,要策划暑期特辑。在这种时候,除了阅读报纸或网上的报道,或是进行和客户闲谈这类日常信息收集工作以外,也应该获取一些额外的信息。比如说去逛刚建成的大型商业区,看看现在什么类型的商店生意兴隆,或是在年轻人聚集的街上调查最新的流行趋势,等等。

于是,我们会考虑“那么作为一个特辑,我们应该向读者提出怎样的提案呢?”虽然想出了不少点子,但都很一般。在桌子上把纸摊开,写了 50 多条备选,没有一条对胃口,无论哪条都似曾相识,这下可就不好办了。

即使是翻翻书架上的往期杂志,或者是跟朋友打电话说“闲着没事干,做些什么吧”来寻找灵感,也想不出什么新点子。因为实在没办法,所以只好暂时不考虑工作上的事了。

然而晚上吃了咖喱饭后,在洗盘子的时候,打在汤勺上的水飞溅出来,弄湿了地板。这时你突然想到:“对了!暑假的话,比起去拥挤的海边玩,不如去山里看瀑布,过个清凉的夏天如何?”

把孕育创意的 1 到 4 个步骤写成故事的话,大概就是这种感觉。最后要做的就是制作计划书,也就是向步骤 5 前进。

关键点在于,为了获得伟大创意,额外信息获取是必不可少的。

你会在日常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突发奇想。“就用那则新闻作为手头正在写的文章的开头吧。”伟大的创意建立在“想出点子”这一目的的基础上,所以必须进行额外的信息获取。换言之,“取材”的过程是必需的。

用普通食材做出美味料理

如果把知识生产比作烹调的话,那信息获取就相当于采购食材的过程。当然,想做出特别的料理,肯定需要特别的材料,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没有特殊食材就一定做不出美味料理了吗?答案是否。即便是再寻常不过的食材,只要厨师施展身手,就可以做出美味的料理。同样,即便是再特殊的食材,也有人会烧糊或是调味失败,让人无法下筷。

如果是很棒的食材,只需切好陈列在餐桌上,便令人垂涎三尺。就像在电视上看到的渔夫料理一样,绝佳的食材上只需撒点盐,便成为极品美味。用文章来打比方,战争与探险类的纪实内容无须修饰,本身就相当有趣了。在这种情况下,将亲身体验作为素材编入构思良久的框架中就已足够,没必要进行过多加工,使其成为小说。然而,“横跨亚欧大陆旅行”这样的经历,虽然我个人觉得非常厉害,但是放眼全日本,也是不足为奇的。

所以,如果是海外旅行的话,“一辆自行车走遍天下”或者“尝遍了名贵的红酒”之类的视角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少了这一点,只是单纯去过某些地方而已,也就只有熟人有兴趣听你谈谈这次体验了。

像这样用食材来一决高下,会激发人类无休止的攀比心态。人们会想去前人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体验更加极限的事物,而大部分人并没有那样的体力与财力。所以,一个普通人不应该只希望获得特殊素材,而要想着如何用日常触手可及的食材,烹饪出美味的料理。

所以我们要使用笔记本。

比如说,因为我从没有去过美国,所以像《我在美国遇见的人们》或《我的美国之旅》这样的文章,我是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的。但因为我经常阅读报纸上的国际版面,关于美国的文学作品、电影和漫画,我比普通人了解得多一些。我可以将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组合起来,生成新的创意,于是围绕美国进行写作的难题不就解决了吗?

举个例子,有人以“从首次世界多地在同一时期遭受恐怖袭击开始到现在,电影中描写恐怖袭击的手法有怎样的变化”为切入点考虑问题,这样的视角便可谓一种创意了。

步骤① 收集素材信息的输出从笔记开始

如果想用普通的食材做出美味的料理,就需要记得满满的笔记。

以前文介绍的《创意的生成》中的流程为例,对笔记进行收集、咀嚼和发酵后,就能相当轻松地产生创意。

《创意的生成》一书中强调,必须完全完成上一步的内容才能进入下一步。如果没有进行充分收集,就无法进入咀嚼阶段。在咀嚼阶段敷衍了事的话,也是无法到达发酵阶段的。

就算收集与咀嚼听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也绝非易事。

互联网让我们能在一瞬间收获上百条信息,但在读懂它们后,为了能对它们进行活动,我们需要将其抽象化记牢,就必须使用眼睛和大脑。

也就是说,要一边收集信息,一边写下自己的思考。此外,更要从各个角度细致观察,去探索它与其他信息的关联。这样写或许会让你感到非常麻烦,但是不用担心,如前文所示,只要日常坚持记笔记,这种知识生产阶段便会一点点稳步持续下去。

只要有笔记本,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能收集信息。

比如在会议中突然想起暑假计划,在休息日看着漫画突然获得了关于工作的灵感,在这些情况下,也要好好地收集资料和记录。过一段时间将这些信息重看一遍,重新思考一遍,这样就水到渠成了。

抱着去收集信息的想法翻开书本或是上街搜寻看似不错,但真的可行吗?还是不太现实。比起特意去搜寻,平时阅读报纸书籍或是出门的时候,你会有如下收获。

·发现之事

·疑惑之事

·在意之事

·所思所想

将这些内容仔仔细细地记录在笔记本上,你便可以毫无负担地持续做信息收集这件事。

那么用笔记本能收集到百分百的信息吗?这点我也不得而知。手边常备一本笔记,在可以写些什么的时候做些记录,外部信息和自己思考中的漏洞将会大幅减少。也就是说,可以把日常生活的内容全都变成素材。也就是我常说的日常取材。

不论是只言片语,还是不足为道的一时起意,如果不记下来,那么探求思想成果的过程就无法开始。不踏出最初的一步,就永远无法到达终点。做笔记是完成信息输出的第一步。

日常思考的潜在价值

无论在笔记上写什么都可以,不用一开始就考虑工作方面的事,脑中涌现出来的什么都可以写,将这个习惯作为你的生活轨迹,一直保持下去。这一点我在之前提过。

然而,即便这样说,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我能了解这些人的心情。因为把自己的思考写在纸上一看,绝大多数都是无聊的内容。

即便是在刚想到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念头有趣,似乎派得上用场,从而感到跃跃欲试,一旦将所思所想写成文字,便会强烈地感到这些念头并没有很高的价值,热情也逐渐退却。

但我已经不再对记下的思想进行评判,而是淡然地记着笔记,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点是,即便是“无所谓的构想”“不值一提的疑问”,总有一天会成为你要写的书的主题,和你常年思考中培养出来的问题意识。

另一点是,即便在当初写的时候觉得没有意义,过十天后再回头读,也会因为发现自己当时在想什么而感到意外。

就从我本人十年如一日地用这种方法记笔记的经验来看,我也敢断言,就算是无意义的想法也应该先记下来。因为判断笔记本上内容的价值的并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是你现在根本不知道会变成怎样的将来的自己。

不是有思才写,而是为写而思

此外,即便在写笔记时感觉自己的观点不够精彩,也未必是坏事。

有这样一个例子。我有一天在报纸上读到了驻冲绳美军基地相关问题的报道,深有所感。将报道贴在笔记本上后,我直接写上了自己的想法:“不停往冲绳派驻军队,真是太不像话了!”

刚落笔,我就不由得感到这种想法没有意义。会做这种评论的人,在电视里和网络上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我会开始想:“那我该如何解决呢?”

“这么多人都觉得不公平,为什么政府会熟视无睹呢?”“那如果要讲公平承担义务,在我们自己居住的街上驻军,我们能接受吗?”“话说回来,他国军队究竟要在日本驻扎到什么时候?莫非百年之后也不肯走?”“历史上,远东的军事制衡是怎样保持至今的?”

像这样,即便想法没什么实际意义,也要去试着写写看,这些念头可能成为你深入思考的契机。

对这类复杂问题,恐怕并不存在轻轻松松以一个举动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想不出好点子,不代表思考就是无价值的。在历史上,不乏以一人之良策改变局势的例子。书写即是思考。不是有思才写,而是为写而思。在一步步深入思考之后,我们肯定能得到一些想法。

笔记是在向自己的思想致敬

如前文所述,恪守“无聊的内容也要写下来”这一规则,我们就会自然涌出一种感觉——自己虽不是总能想出些很有价值的内容,但偶尔会很有洞见,自己记录下的无聊的细节偶尔也会派上用场。

每天看一点笔记,一个月内就能看好几册,里面不乏价值不高的东西,但如果把过去一年左右的笔记通读一遍,注定有些内容会让你深有感触。

在全部笔记中,称得上精髓的内容可能连百分之一都不到,从比例上讲绝对谈不上好。但是,正因为写了很多无聊的内容,你才能获得一些优质的内容,这样一想,你就会觉得还好当初没有感到麻烦,坚持写下去了。

长此以往,你便会相信,即便是无聊的内容也要认真记录,通过大量记录的锻炼,将来总能写出有价值的内容。

我曾经根据下文中的笔记写了文章,后来编辑成书。

[111010]A

觉得“事不关己”是不好的吗?

因为只有悲惨的内容才能成为新闻题材,如果想对每条都感同身受,肯定吃不消。

正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这是我在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半年后不经意间写下的东西。在这几段前面,贴着一条关于史蒂夫·乔布斯去世的新闻。我感觉好像全世界都在为他的死而惋惜。

我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笔记上的文字,但在后来写作《“处方笺”读书法》时,这段笔记给我提供了一些启示。那是因为我在回头阅读这份笔记时,感到这段文字对我们在读到书写悲剧与不幸的书时反而能打起精神、受到激励的事实做出了很好的说明。

笔记本身没有记载要写的书的任何内容,但是重读的时候,根据情况不同,有时会得到有助于手头工作的意料外的线索。重要的是多思考并记录你的想法。只是单纯拍几张照片,是不可能让拍摄对象在记忆里栩栩如生的。但如果拍了几百张,里面肯定会有你想要的。

思考与照片一样,量变会带来质变。

作为作家,我经常会想写出没人写过的内容。所以我会把我每日的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因为我深信“自己总有一天也能拿出一些不错的点子”,所以即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想法,出于对自己思考的敬意,我也会把它们记录下来。我认为,不论是谁都会有“想开发出热销产品”“想向全世界公布划时代的新设计”“想找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想法。任何人都可能想出好创意。

只要坚信这一点,你就会快乐地带着笔记出发。

将私人记录变成素材

把休息日出门时写的“旅游记录”和“散步记录”也当作搜集素材的记录,就可以为知识生产服务了。外出参加活动或游玩时,请一定试着将一天的行动见闻以及所思所想一字不漏地记在“旅游记录”上。

要注意的是,不仅要在与工作相关的地方,也要在乍一看与工作完全无关的地方做笔记。将宣传册、照片与笔记合在一起,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来。

去听感兴趣的演讲或是座谈会时也是一样,即便与工作无关,也一定要一边听一边详细地做笔记。于是,不可思议的是,你后来想写些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现那时候记的东西派得上用场了。

比如说,思考可以就某一主题写些什么的时候,可能会想到“把在某企业家演讲中听到的话作为文章的开头吧”或“之前去参观过某伟人纪念馆,介绍一下其人也不错吧”,通过这种方式,私人生活中的演讲记录和旅游笔记经常可以作为素材库使用。

我曾经想写关于创新的书评,那时突然想起几年前在大学讲座中听到的有关创新的内容,于是打开当时的笔记一看,发现了将著名的创新论解释得清清楚楚的 PPT 集锦,还有以下这份记录了讲师发言主旨和自己感想的“葱鲔火锅式”笔记。

○新技术正因为性能比既有技术低而获得了广泛应用和普及

☆这体现了性能过高导致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现象

看着这份笔记,我又想起就是在这场讲座中,我听到了一些关于日本幕末至明治时期的企业家的内容。我想起有关搞发明创造的日本人的故事还不少,便在笔记本上搜索,同样发现了一些与讲座相关的资料和记录。

○积累起财富的企业家和在老字号商店发挥经营才能的大掌柜,往往都是从外地来的不明身份的人

☆比起自己培养人才,委任外系人才管理一切

越追求高性能,距离创新越远;越想培养人才,越难以出现人才。这些现象虽然违背常理,但确实值得思考。我将这类思考组合起来,写出了主旨为“想将组织经营合理化,却离创新越来越远”的文章。像这样把体验作为素材,是十分有利于知识生产的。

写在报纸和书上的内容,只要读过,谁都可以复述。但关于这一类体验的记录,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写出来的。

换句话说,这些原创素材和为了写文章而去现场采访、询问他人有同样的作用。你写出的原创内容,读者很可能是从未听过的,因此我一般会积极采用这种方法。

为什么过去的无心之笔,后来却时常成为你素材库中的宝物呢?我认为这也许是因为一个人关心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比如兴趣和工作,虽然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事物,但都是某个人有意愿去做的事,从这种角度看存在共同点。这就如同地面上看来根根分明的竹子,实际上地下根须交错,对关心的问题继续深挖,你会发现很多在无意识中相互关联的事实。

笔记成为信息输出的素材

搜集素材并非为了将信息对外输出,而是为了在准备信息输出时能够胸有成竹。带着潜在的问题意识去搜集素材,就可以接受了。

所以,即便是私人问题,也要想着“既然我想去这里,那这里应该有什么对我来说很重要”,做好笔记。

直觉的重要性

可以装进笔记本的,不仅仅是手写的笔记、剪贴的报纸和书籍内容的复印件等一系列可读信息,我现在使用的笔记中贴了很多动物和风景的照片。至于贴上去的理由,只是因为觉得美、很棒、喜欢而已。你可能觉得即便是把喜欢的照片贴上去,也只能让你在看笔记时拥有好心情而已,对知识生产好像没什么贡献。

其实不一定。这就是我们使用笔记整理信息的有趣之处。

要贴你凭直觉感到喜欢的图片。这种图片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让你思考它本质上好在哪里。

比如,我把一名舞者帅气起舞的照片贴在笔记本上。之后,在翻阅笔记时看过几次后,会意识到“这段舞的动感真不错”。

再过一会儿,看着看着就会发现其中的玄机:“这种活力四射的感觉,应该是从偏低的角度拍摄出的效果吧?”这样一来,本来模糊不清的优点便会渐渐变得具体、明确。

懂得好在哪里以后,我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会试着仿照那张照片的角度,参观建筑物的时候,也会改变角度去观察。这就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和新鲜的思路。

另外,将觉得很棒的广告设计贴在笔记上,你就有机会对如何展示商品魅力、宣传语会给人何种印象进行深入考虑。

在收集阶段,你不仅要因为某些信息可以被用作素材而将其记录下来,也要把不知为何觉得不错的内容记下来,这一点也很重要。

带着问题意识坚持记录思想

相信大家都已经懂得如何将日常的情报收集运用到知识生产之中了。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在做企划等需要从零开始思考的情形下,如何用笔记进行素材收集。

假设,你在一个月后必须提交一本书的计划,首先必须考虑的是,有没有酝酿已久的构想或者是一直想实现的点子。话虽如此,这种碰巧早已备好、立刻能用的素材实在太少了,所以这时就要花时间好好考虑了。

你每天都在为若干天后要交的计划苦思冥想,于是会渐渐产生一些和计划相关的想法。例如在乘坐地铁通勤时,突然想到一个可以写成书的点子,就马上记下来,之后贴到笔记本上。

[130720]A

有没有某种技巧,能让你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

或者在做其他工作甚至洗澡的时候,一直思考这件事,就会想到一些点子。不妨也把它们先记下来。

[130723]集中注意力的技巧

或许是因为没有身外之物,洗澡时才会思绪顺畅。

如果在空无一物的和式房间思考的话?

在瀑布下修行=冲澡

同时要尽量囊括更多方面的信息,如果有可以提供思路的报道和统计、广告照片或好的设计材料的话,都可以贴在笔记本上。

读书时偶尔也会遇到可以提供参考的信息,将其记录下来。

“头脑风暴”和“开放式办公区域”的作用被高估了

“争论有助于拓展思路”并不是真的

沃兹尼亚克:“工作就要一个人做。”

(摘自《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此外,早晨记录生活轨迹,例如昨晚吃了什么和睡眠时间的时候,可以直接发牢骚:“想法虽然有趣,但怎么都无法纳入计划。无法确定是否真需要这么做,感到相当苦恼。”

这样下去,笔记之中便会包括如下内容。

·企划的构思

·企划带来的启发

·企划的问题与烦恼

想要在笔记里集中这些内容,就要做到无论是睡觉还是醒着,都一直惦记着计划这件事,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或可能激发创意的信息一字不漏地保存下来。

只要你能不断坚持进行这一类踏实的工作,在用铅笔写下一团潦草时,在漫漫长夜无法入眠时,或在放松心情出门散步之余,很可能会产生“好,就交一份以《在智能手机时代坚持独自思考》为题的计划吧”的想法。

这虽然只是其中一个例子,但著书的计划着实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要坚持不断地做记录,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忠实还原自己的思考。

步骤② 咀嚼收集好的素材带来新发现的无目的重读

那么,如果还有余力,比如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笔记,想用它来生产知识的时候,我建议首先不带有任何目的性地重读。你可能很难一开始就做到“无目的性”。可以想象一下,就像在医院里等待就诊时随手翻阅(你不太感兴趣的)杂志,或是边看边发呆一样。

平时参考笔记中的信息时,大多都是从后往前追溯,无目的重读时,应该从前向后翻阅。从与当下关心的事物相差甚远的信息开始读,你会有意外发现。然后,你渐渐看到更接近当前的信息和资料,会对越来越多事物存有印象。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感兴趣的内容,可以仔细地品读。虽然这样翻阅时可以轻松抓住中心,但只看自己写的笔记其实很无聊,如果夹杂有剪贴的报纸和资料,或者作为生活轨迹的照片以及旅游记录等内容,就可以享受看杂志一般的乐趣,也就顺理成章地进行无目的阅读了。

这时候,我们再用上在第 3 章中介绍的使人一目了然的分类记号,便可以很快找到所需内容。为了以后重读起来方便,我们在这个阶段就要标全记号。

重读笔记时,不要僵化地接受上面写的内容,而要带着如何将其运用到现在处理的工作上的视角去看。

例如下面这条笔记。

[121028]

把写好后的初稿打印一次

将打印出来的文字处理后输入电脑

一边逐步思考一边修改,速度会更快。

你可以将这份笔记直观理解为一种个人工作心得,但也可以转换视角,将其视为写文章的方法,或前文中提过的独自思考的技巧。你要做的不是按记笔记时的想法来,而是自由地变换角度重读。这样,你就会意识到以前记笔记和收集资料时的感觉和现在重读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时,你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过去认为是优点的地方,你会发现某些在不经意间记下的信息比预想中有意思。但这样的偏差未必都是坏事,而可能成为深入思考的一种契机。

我想说的是,通过笔记,我们接触自己过去的思想,会动摇自己当下的世界观,便有机会考虑本不会考虑的事情。

如果能通过重读笔记来与过去的自己对话,那么长久以来的问题意识就会浮出水面,可以进一步加深思考。

通过加工向创意“匍匐前进”

重读笔记时,要尽可能留下痕迹,比如在感兴趣的那一页上贴标签,但我一般会用我在第三章介绍的标记法(下划线、波浪线和画圈)来留痕迹。因为我们不会一直把标签带在身上,但是笔的话倒是一直带着的。

根据场所和心情,我们时常需要换笔,用不同的笔标记当时关心的内容。于是,你会产生如下思考。

“关于这个座谈会的记录,我已经读过三遍以上了。”

“我都标记了这么多次,看来这份报道有用。”

“这个想法很重要,把它记到最新的笔记本上吧。”

对读过想法的补足、剪报后的新发现和对过去信息的加工这三种不同情况下,要用和之前写笔记时不一样的笔。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日后知道哪些是加工过的内容。

在没有可以进行加工的空白时,虽然有点麻烦,但你仍然要在半透明的描图纸上写下笔记内容,贴在笔记本上。这样就不会遮住其他笔记了。也可以将信封上的透明部分剪下存好,代替描图纸在笔记上使用。

重读笔记中的素材时,可以写下更多的想法。也就是以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个事物。这时,还有可能发掘出与记笔记时完全不同的想法。

用描图纸加工

在读书籍的复印件时有所发现,贴上描图纸,在上面进行加工,也可以用信封上的透明部分代替描图纸。

我曾经把《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日语译者龟山郁夫先生的随笔从杂志上剪了下来,理由很简单,就是觉得写得很好。“20 多岁时,我因叛国罪被判死刑,流放到西伯利亚那一片严寒之地。”陀思妥耶夫斯基跌宕起伏的人生和他坚韧的内心令我感动。

但再次读到剪贴的选段时,我又有了新的发现。不是他不肯被逆境降服而成为大作家,而是逆境迫使其成了大作家。根据这点,我进行了如下修改。

大作家是在单间牢房内诞生的。

被不合理的现状压迫时,

人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实力。

如人生固定仪式一般的“人生凛冬”是否必要?

在做过这样的笔记后,原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真强”这样简单的感想得到了丰富,稍微有点“论”的样子了。

这个想法能在很多地方带给你启示,比如在论及职业和人生际遇之时。我不是要强行论证苦难的必要性,只是想说明极为严峻的逆境具有促进生产的能力这一点。

在这个例子中,过一段时间回头重读时,就可能产生与之前不同的想法。

即便是同样的笔记和资料,每次阅读时的感受都会发生变化。直接记下这个不同点,或者在资料的其他部分画线,便可让思绪慢慢地“匍匐前进”。通过这种加工方式,你就可以从写的满满的笔记中一点点获取有使用价值的点子了。

交叉参考笔记

让我们来进一步发掘笔记中信息的不同点。

接下来,我们要寻找一条条信息之间的关系。

以之前举过的“夏日特辑”为例,再次阅读时,你会发现特辑企划这种同类信息遍布笔记的各个角落,从第一篇笔记,到第 4 页开头的第二篇笔记,到第 7 页后面的剪报,甚至还有第 5 页后面的第三篇笔记……杂乱无章,有些不便。

因此,你需要在与笔记本切口的等高处贴上相同颜色的便笺或可折叠的胶带,表示这些位置有同一主题的笔记。这样一来,笔记就整理得相当不错了。即便同一册笔记本中夹杂着多个主题的内容,你也能跳过无关页码,将各自的主题统一整理起来,方便查看信息。

此外,在深入阅读中,你有时也能发现不同页码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

比如下面两种。

·出差时顺便去北海道观光所写的旅行笔记

·诺门罕战役①相关书籍的读书笔记

这两种笔记看起来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题材,却有着关联。因为北海道的旅行笔记中有我在战争纪念馆中对两国军队在库页岛南部的战役所记的笔记和资料。这种时候就要用到笔记本的上部切口了,在修订笔记时,我在同一位置贴上了便笺。

在切口显示信息相关内容

在书的切口处贴有等高标签的几页代表同一个主题。在切口的标签代表虽然主题不同但有很强关联性。

这样,可以相互参照的“交叉参考”就制作完成了。我就能像下面例子所示,从各种角度反复阅读笔记中写满的信息,加以审视和比较分析。

·迅速阅读画线部分

·反复标记与加工

·通过书切口上的标签重读各个主题

·将总结出的关联性标记贴在书的上切口

你浏览写得满满的笔记时,就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与信息接触,笔记的内容也自然会一点点深入印象之中。多次回味其内容,就能使得各类信息在头脑中相互关联。持续这样做,就会进入“玩转笔记=获得创意”的良性循环状态。

至此,为创意所做的准备终于完成了。

步骤③ 将经过咀嚼的素材发酵使用卡片重组信息

从现在开始,考虑到更多信息的组合,我们将使用笔记以外的工具。

首先是使用卡片的方法——通过使用被称为“信息卡”的名片大小的卡片,促进思想发酵。

我想活用曾经思考过的东西,或者将思考整理为文章或企划案资料时,会用这种方法进行如下操作。

首先是重读写满笔记的本子。我发现有些内容似乎与正在研究的问题有关,有些虽然现在不能马上理解但是或许有用,有些仅仅是因为新奇而想写下来,于是我会将这些信息的要点简短地记录下来。一张卡片对应一条信息,背面留空白,一条大概在 80 个字左右。

使用便笺对信息进行交叉参考

比方说,重读笔记时,觉得“就业结构调查——非正式员工首次突破 2 000 万人/在男女性中比例同时达到最高/失业率上升 2 至 3 个百分点”这条报道的剪辑可以使用的时候,像这样制作一张卡片。

2013 年就业调查

失业者人数下降但比例提升

这是为什么?

他们就业了吗?(189/130713)

2013 年就业调查

非正式员工比例接近四成

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像过去军队里的上士和下士一样(189/130713)

按照一条信息一张卡片的原则将其分为“非正式员工”和“失业者”两张卡片。在文末的括号内写上来源,想再次阅读这份报道时,翻到第 189 册日期对应的那一页就能看到了。在写卡片时如果有新的想法,也顺便一起写在卡片上。

制作了这么多卡片后,将它们像扑克牌一样在餐桌等较大的空间里铺开,你会重新阅读映入眼帘的内容。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发现以前没有注意过的出人意料的组合。你会发现,可以把某个报道作为某条信息的证据来使用,某个话题虽然是球队相关,但和公司组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说明也很合适,你还可以在某处引用某句精辟的名言。

找到卡片间的联系后,你可以一边按照不同话题进行纵横排列,一边细细推敲。与书页无法移动的笔记本不同,可以自由排列组合就是卡片的优点。你可能会重新给某张卡片阐述的话题归类,或是根据逻辑顺序调整某些卡片的摆放,这时的操作是很轻松方便的。

重组法

将笔记中的信息移到卡片上,一边寻找联系一边排列组合,将卡片整合起来促进思考。正因为卡片方便排序,才容易达成这种效果。

这种重组法适合构思无法仅在脑中思考的长篇文章。如果是写在杂志或网上连载的数千字的稿件,就不需要做到这一步了。我在构思整本书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使用大号纸张移植信息

接下来介绍使用大号纸张的方法。

我使用的是一直会放在办公场所和包里的 A4 纸。这种方法就像把花苗移植到花坛里一样,将记录在笔记本上的资料情报移植到其他纸张上,由此赋予其新的内涵。这是比重新编排更方便和简单的方法,只是不用于不确定能否总结的事物,只适用于可以很好地总结、有迹可循的事物。适用于一万字以内的文章创作以及就某一主题进行的数月思考的整理。

比如,我想把能为求职中的年轻人和年轻商务人士提供职业参考的一类文章写到博客上,或者向杂志投稿,可能觉得用“年轻人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回首我的经历,……”这样的句式一直写到最后就可以了。但仅阐述自己的经验,就缺乏了普遍性。对读者来说也好像在听作者自夸一样,很容易影响阅读的积极性。

因此,我在网上搜索了“年轻人 职业”等关键字,将搜集到的信息引为例证,从“在最近的求职活动中,××这个词非常热门……”等普通的讨论为起点展开。不过谁用这种搜索法都可以写出文章,缺少的是读者挤破脑袋都想一窥究竟的个人独有的深度。

与这种方式相比,对花很久时间收集到的信息以及积累的思考进行活用,写出具有自己原创性的作品不是更好吗?于是,这里就要用到移植法。

首先,将较大的纸张(A4 以上)在桌上摊开,将纸夹在剪贴板上,在满是笔记的桌上也可以方便地书写。在纸张的最上方,简单明了地写下选出信息的主题,再画一条下划线表示这是标题。

作家应该铭记于心的职业战略是什么?

这个标题之后将在脑海里重复数百次,所以必须是简短、精炼的“批判性提问”。如果写成“面向年轻人的职业论”或者“职业定型相关讨论”这样中心不明确的三流标题,也无益于之后的信息选取。

如果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标题,要在脑海中反复强调它,同时回顾写得满满的笔记。之后,再总结归纳与标题(似乎)有关系的信息,用如下逐条书写的方式来进行转记。在转记的同时,如果有新的想法,也要写下来。

于是,就得到了如下内容。

·关于求职与相亲同步进行的女大学生的新闻报道(186/130129)

·通过著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镀金的人们

·年轻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游行示威热潮的论调甚嚣尘上

·捷克作家恰佩克:“为了生活而工作,但工作同时也是生活。”(186/130205)

·可否用生产性来衡量业绩?(186/130210)

和重组法中的卡片一样,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来源。

通过逐条书写选出信息,可以将“写作素材”以亲眼可见的形式收藏起来。如果纸上已经写满,就暂时停下,思考能否用上面这些素材写出初稿。

如果实在没有自信的话,也可以开始写第二张。

移植法

确定主题与问题,一边回顾笔记,一边逐条抽选出与它们相关的信息。这种罗列方法可以将信息尽收眼底,是相对简便的方法。

我或许是因为在做记者时早已习惯素材没有齐备就要动笔写的情况,基本只需要在一张纸上书写。

这种方法不同于卡片,在写下一条条信息后无法改变其顺序。所以,为了一边构想一边进行排列组合,以及描绘概念图,就必须对信息进行取舍后誊抄在新的用纸上。在其他的笔记或者电脑上采用这种方法的人或许不少,但要点是将内容搬运到其他的格式模板上。

虽然会花时间,但在誊写时也可能有新想法,所以移植法绝对不是浪费时间。相反,它也是发现各个素材意外的关联性以及获得新视角的重要环节。

复印件的拼贴法

上述方法需要花时间精力,有时会非常麻烦,这种时候,要先用能概括要点的复印来代替书写。

与移植法相同,这时你只需要将与当前正在审视的、可能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信息复印下来。

快速翻阅笔记,看到感兴趣的,就把那一页复印下来,再看到再复印,如此反复操作。A5 大小纸张的优点是不会像 A4 纸双联页那样在复印时留出很多空白。把一叠复印件放在桌上按顺序回顾。比如对读书进行思考时做出的如下笔记。

[130715]A

如果一本书大家都读的话,就感觉有点像宗教了或许一个人默默阅读能够得到救赎?

但过去大家都习惯朗读

私人的读书体验实际上并没有多长的历史

这些模糊不清的想法虽然还没有被整合好,但因为它们对写论读书的话题而言相当重要,我需要先将其复印下来。继续深入回顾笔记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关于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生活的剪报。澳大利亚土著中的年轻人说过这样的话:“书有什么用?肚子饿了可以吃书吗?”当时看到这段后,我就把它复印了下来。这时,我突然想起书架上的某一本书与这段内容有关,便将对应的内容复印下来。如此反复,不一会儿就有一叠复印件了。

好了,之后就需要动动手了。在回顾复印件、做好标记后,将剪贴下来的内容按照卡片的重组法组合,再用胶水将其拼贴到底纸上。也就是一边动手,一边总结思考。

拼贴法

回顾笔记,从头至尾将能引发感想的页面复印下来,一边将其贴在底纸上,一边深入思考。

只不过这种拼贴法一开始很容易,到后来就会成为庞大的手工作业,而且还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越做下去越觉得最初应该用卡片来写。

不过,在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时,确立将能用作参考的笔记和资料全部复印下来这样一个大体方针,你便拥有了在知识生产道路上披荆斩棘的武器。

步骤④⑤ 从顿悟到成果的具体化动手,使想法更上一层楼

采用以上做法得到的灵感,可以进而被转化为成果。这样说好像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却很辛苦。世界上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在思考图书构成的时候,用卡片是不错的;在思考概念的时候,虽然可以在复印用纸上随意画些概念图、写些文字,但我之后将介绍的顿悟阶段并不能停留在方法论的层面上。

一言以蔽之,就是:

要勤于动手,思考才会逐渐前进。

边抱着胳膊边看电视,思考是无法前进的。如果遇到难题,思维停滞不前了,你也要削铅笔、给钢笔上墨或是用剪刀和胶水制作旅游笔记,总而言之,要记住不能让手处于什么都不做的状态,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另外,要尽量做一些复杂以及需要控制力道的动作。

如果用圆珠笔写不出什么,不妨试试用铅笔、钢笔或毛笔。即使是坐在课桌前,也能制造出脱离静止状态的契机。为了避免陷入瓶颈,你需要提前预备各种各样的处理方法。

作家太宰治曾经写道:“我越是疲惫不堪,就越是干劲十足。”我认为,人如果最终不能达到这种心境的话,恐怕是想不出好点子的。

关于灵感的产生,本章介绍的用笔记促进思考的方法只是一种充分条件,知识生产活动中始终存在着就算全部做到也未必能获得结果的非理性一面。

相信自己凭感性制作的笔记

为了生产知识,我们将信息纳入笔记,反复阅读,或者将它们写在卡片上。这样做可能会一无所获,但想要获得什么,就必须这样做。“信步游走,不知不觉登上了山顶”这样的事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你或许可能在无意中得到一些启示,但好点子和成果绝不可能是无意识的产物。

我正好读过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

得出想法的五个步骤

所谓灵光一闪,并非是仅靠成功的意愿就能产生的。灵感不依靠使用计算机的工作而生,但计算作业是获得灵感的必经步骤。

比如某个年龄相当大的社会学者,面对数以万计琐碎的算术问题,即便都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对他来说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但如果他想将这些工作都推给机器,那么他是会受到惩罚的:他希望获得伟大的发现,结果却不如人意,就算真能想出什么,恐怕也是索然无味的糟粕吧。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马克斯·韦伯(Max Weber)①著

在灵感这方面,不存在“这样做的话就一定会产生灵感”的道理。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相信灵感会产生并坚持做下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完全相信他人写的书或资料,将其作为知识生产的素材,或许比较难。但如果是充满了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信息的笔记本的话,应该就可以相信了。相信自己所做的笔记,继续动手记录吧!


① 德国学者,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