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柏拉图关于“不朽”的观点
04-16Ctrl+D 收藏本站
柏拉图有一篇对话名为《斐多篇》,内容非常有意思。描写的是苏格拉底在临死前的谈话。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表达了自己最崇敬的人应有的优点:睿智、善良、藐视死亡。《裴多篇》对于自由思想家的重要性不亚于十字架对于基督教徒。《裴多篇》中的谈话后来发展为基督教的一些重要学说,成为神学的一部分;要是没有柏拉图,这部分神学将无人能解。
从《克利陀篇》中我们得知,苏格拉底的一些弟子和友人曾经计划带苏格拉底逃亡特萨里亚。但是苏格拉底没有逃走,他认为无论判决公平与否,他都不能逃避。他提出了一个后来成为基督教教训的言论:“无论别人如何待我们,我们都不能抱怨。”苏格拉底还设想了自己同雅典法律之间的一场对话,最后雅典法律说雅典人民应该尊敬雅典法律,比儿子对父亲,奴隶对主人还要尊敬,如果你不喜欢雅典,你应该离开。苏格拉底决定留下来接受死刑。
临死之前苏格拉底被允许同亲友进行谈话,他支开哭哭啼啼的妻子,以免谈话被打乱。
苏格拉底同朋友和学生们说,具有哲学精神的人不惧怕死亡,但是不能自杀,因为自杀是违法的。他还解释了其中的原因,他说人就好比是囚犯,时间就好比是牢狱,囚犯不能私自逃出牢狱。他还把人比做牛马,把神比做牧人,没有牧人愿意自己的牛马死去。这些解释带有明显的基督教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死亡不过是将灵魂同肉体分离开来。这正契合柏拉图的观点,就是美与丑、善与恶、理智与感觉、灵魂同肉体都是一一对应的。基督教也应用了这个学说,但是并没有完全应用。因为那样就承认了上帝不但制造了善,还制造了恶。
苏格拉底与他的学生讨论学问
认识到思想与实物之间的区别是从宗教上开始的,这一认识最早发端于认识到灵魂与肉体的分离。柏拉图想说明的,也是这一点。
《裴多篇》中苏格拉底还宣扬了他的苦行主义。他的苦行主义的主旨不是提倡禁欲,尽管他也认为应该节制,但是他的主旨是哲学家不能成为欲望的奴隶。他平时不饮酒,但是比谁喝的都多,从来不醉。他提倡的是不要沉溺于酒中,而不是禁酒。同样,他认为哲学家不要沉溺于肉体的快乐,应该注重灵魂。
这种学说后来被歪曲了,变成了禁欲主义;哲学家应该做的其实不是禁欲,而是将兴趣转移到别的事情上。看来哲学家对待结婚生子也是抱着这样的态度,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位悍妇了。
苏格拉底继续说,哲学家将肉体同灵魂分离开来,但是其他人却认为肉体快乐是人活着的唯一目的。这些人认为如果不追求肉体快乐,就会有德行。这是错误的。很多教士摒弃了肉体快乐,但是他们迷恋上了权势,打着教会的名义满足私欲;希特勒对感官上的享乐基本上不再感兴趣,而他心里的统治欲望却是最大的魔鬼。
柏拉图将许多影响后来基督教的知识都归于苏格拉底名下。苏格拉底说,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不是真实的,身体是获取知识的障碍,真正的知识是通过思想体现的,而不是感官。这段话中,苏格拉底抛弃了所见所闻,抛弃了经验主义。当时的哲学家都不注重记录见闻,所以只能流传下来逻辑、数学之类的知识。但是逻辑与数学并不是实物,看不见、摸不着。接下来的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便是从看不见的数学、逻辑中提取理念,然后将理念等同于善,并认为善就是实在,因而推导出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后世一直有人试图证明善等同于实在,也就是真。但是,苏格拉底认为这是不言自明的。了解柏拉图的前提就是承认这一点。
苏格拉底还说,心灵摒弃肉体的欢乐,才能发现最好的思想,才能发现真、善、美、正义和事物的本质。这些都是眼睛看不到的,只有心灵能看到。因此,当我们沉溺于肉体的欢快之中时,是不会得到真理的。这种观点否定了科学上的观察和实验能获取知识。
肉体是我们同这个社会联系的媒介,柏拉图认为我们的肉体带有罪恶:一是阻碍我们看清这个世界;二是欲望的根源,影响我们获取知识。
他认为人类的进食、生病、肉欲等都是肉体给我们带来的烦恼,这些烦恼阻碍了我们思想;还有战争、杀戮、党阀之争也是为了肉体的享乐,这让人不能安心从事哲学研究;肉体的种种麻烦会打断我们的思考和研究,使我们不能获得知识和真理。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摆脱肉体,让灵魂独立;只有死后才能摆脱肉体,也就是只有死后我们才能获得知识和真理。因此,真正的哲学家永远在追求灵魂的独立。
柏拉图认为钱是战争的原因,而争夺钱则是为了肉体的享乐。这个观点的前半部分同马克思的观点一样。柏拉图认为一个人只要放低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完全可以不靠钱生活。他还认为哲学家不应该从事体力劳动。不从事劳动,哲学家只能靠别人生活。因此,在穷困的国家不可能存在哲学家,雅典则可以。看来,思想和知识的得来也少不了经济条件。
在这一点上,神秘主义的观点不同。苏格拉底认为智慧的得来需要依靠经济条件,但是印度或者西藏的圣人什么都不需要,只需苦坐参悟,便被认为是有智慧的圣人。
在《裴多篇》中,有人怀疑苏格拉底灵魂不死的说法,苏格拉底便对此进行了论证,但是我认为这次论证非常勉强。
首先,苏格拉底认为万物都有对立面,万物都产生于对立面。生与死是对立的,身体死去便将隐藏在身体中的灵魂激活。像种子一样,种子死去,生出一株植物。
接着,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得来的,而是本身就有的,发现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回忆的过程。只有灵魂能得到知识,知识又是潜伏在人身上的,因此灵魂也就是一直存在的。
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坚持知识就是记忆说法,并进行了证明。苏格拉底问一个奴隶关于几何的问题,奴隶给出了答案,从而得出结论奴隶掌握几何知识,但是自己并不知道。他因此得出,智慧一直潜伏在人身上的灵魂中。
但是,从奴隶口中得到的知识是片面的。奴隶不可能知道关于金字塔建造和特洛伊战争的问题,只知道那种人人皆知的逻辑和数学问题。而柏拉图把这些片面的问题等同于知识。
让我们举一个数学的例子来看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数学中有相等这个概念,但是在现实中没有东西是绝对相等的,只能是大致相等。我们说一根棍子的长度是一公尺,这只不过是一种表述,现实中它绝对不可能正好是一公尺。因此奴隶知道的知识是错误的。即使假设有绝对相等这个概念,奴隶知道一根棍子的长度是一公尺也是经验的积累,年龄太小的奴隶可能就不知道,或者给出的答案差距很大。
还有,只有我们生前是灵魂的状态存在,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知识;但是,既然我们生前是灵魂状态存在,我们的今生又是来世的前生,那我们现在也应该是灵魂状态存在。这就产生了矛盾。因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就是回忆,生前已经具备的说法是错误的。
《裴多篇》中,听完苏格拉底的论证,西比斯说:“你已经证明了生前存在灵魂,但是你还没有证明死后灵魂照样存在,同生前一样。”苏格拉底说:“对立面之间互相产生,问题可以被拆分,这些都是发生在复杂的事物上。哲学上的理念是最单纯的、不可分解的,灵魂便是一个理念,是单一的,始终保持一个状态,因此是永恒的。好比美好的事物在不停地变,而美好是不变的。”
他还认为,灵魂借助肉体对这个世界进行感知的时候,就会陷入迷乱。肉体会将灵魂误导。而当灵魂摆脱肉体,他便变得睿智、纯洁。
哲学家的灵魂从出生起便脱离了肉欲的享乐,这样在他死后就可以同众神在一起。如果灵魂贪恋肉体的享乐,死后灵魂便会根据生前的所为进入到动物的体内,来生变做牛马之类的动物。
《苏格拉底与阿尔西比亚德斯作战》。阿尔西比亚德斯是雅典杰出的政治家、演说家和将军。既曾率领雅典军队成功抵御过斯巴达的进攻,也曾率领斯巴达军队重创雅典
只有真正的哲学家和爱知识的人的灵魂死后才能与神同在。这就是哲学家不贪图享乐的原因,因为身体不过是灵魂的暂住地,是一个牢狱。如果贪图享乐,那就是在牢狱中犯错,罪上加罪。为什么要节制呢?因为快乐和痛苦的感情会让灵魂和肉体结合到一起,灵魂终将被肉体误导。
有人说毕达哥拉斯认为身体是琴,灵魂是乐曲,琴碎了还会有乐曲吗?苏格拉底否定了这种说法,认为灵魂是单一的,乐曲是复杂的,灵魂不是乐曲。
苏格拉底进一步描述了自己对于灵魂的见解。他认为人死后,善者灵魂升天,恶者灵魂下地狱,普通人灵魂入炼狱。
在这篇对话最后的总结中,裴多说:“这个时代中,苏格拉底是最睿智、善良、正直的人。”
通过柏拉图的描写,我们认识到了苏格拉底,他也成为哲学家眼中的典范。在伦理学方面,他的优点是胸襟宽广,临死前都不忘开玩笑。还有就是他坚持自己的真理。他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喜欢诡辩。并且有时候会有小人心态,比如沾沾自喜。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认为死亡是为了去与众神一起享福,这一点让人对他的勇敢表示怀疑。他不用科学的方式证明真理,而是自己建立起一套伦理学标准,并想尽方法证明宇宙符合他的标准,这是对真理的背叛。